畢業學年 | 學生 | 指導教授 | 學校 | 系所 | 論文題目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民國76年 | 宋國誠 | 沈清松 段家鋒 | 政治大學 | 東亞研究所 | 卡爾.馬克思「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」之研究 |
民國76年 | 林賢治 | 沈清松 江金太 | 政治大學 | 東亞研究所 | 葛蘭西政治思想之研究–革命、政黨與領導權理論 |
民國76年 | 楊開煌 | 沈清松 芮和蒸 | 政治大學 | 東亞研究所 | 中共「文件」詮釋之方法學探討 |
民國77年 | 李漢相 | 沈清松 | 中國文化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老子論「道與人之關係」研究 |
民國77年 | 羅曉南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東亞研究所 | 哈伯馬斯(Jürgen Habermas)「歷史唯物論重建」之研究 |
民國78年 | 戚國雄 | 沈清松 | 中國文化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市民社會與國家關係之研究:論黑格爾與馬克思政治哲學之異同 |
民國78年 | 高輝 | 沈清松 曹伯一 | 政治大學 | 東亞研究所 | 中共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」之研究 |
民國79年 | 梁淳彰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三民主義研究所 | 近代中國社會形構之轉型研究—馬克思主義觀點之應用與檢討— |
民國80年 | 簡國榮 | 沈清松 | 中國文化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道德判斷的可普遍性之研究 |
民國80年 | 徐光明 | 沈清松 楊爾琳 | 政治作戰學校 | 政治研究所 | 馬克思人學之分析與批判 |
民國81年 | 朴仁洙 | 沈清松 張治安 | 政治大學 | 政治學系 | 先秦儒道政治思想中自由觀之研究 |
民國81年 | 劉久清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三民主義研究所 | 社會問題與社會工作 |
民國82年 | 劉煥雲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三民主義研究所 | 先秦儒家德性觀之研究 |
民國82年 | 張靜如 | 沈清松 王邦雄 | 政治作戰學校 | 政治研究所 | 荀子思想中的人、社會與政治 |
民國83年 | 汪毓瑋 | 沈清松 李英明 | 政治大學 | 三民主義研究所 | 從戈巴契夫新思維探討蘇聯社會主義之變革 |
民國84年 | 陳運星 | 沈清松 周陽山 | 政治大學 |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| 當代新儒學民主觀之研究 |
民國84年 | 王佳煌 | 沈清松 李英明 | 政治大學 |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| 民生史觀與唯物史觀的對比研究 |
民國85年 | 柯志明 | 沈清松 | 中國文化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論惡、自我與自由的辯證關係:呂格爾(PaulRicoeur)前期(1950-1969)主體存有學之研究 |
民國85年 | 楊慧玲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政治研究所 | 霍布斯的權利與義務觀念之研究 |
民國85年 | 林瑞旭 | 沈清松 曾永賢 | 政治大學 | 東亞研究所 | 馬克思的意識型態批判概念之研究 |
民國90年 | 尤昭良 | 沈清松 | 中國文化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塞尚晚年藝術詮釋與柏格森哲學研究 |
民國90年 | 林慧如 | 沈清松 陳文團 | 臺灣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海德格晚期沉思性反思之研究 |
民國91年 | 陳麗華 | 沈清松 | 中國文化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意境與形式──以張大千的繪畫為例論中國繪畫的藝術哲學 |
民國92年 | 莊佳珣 | 沈清松 | 輔仁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隱喻的意義探析 |
民國94年 | 鄧元尉 | 沈清松 關永中 | 政治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暴力與和平:列維納斯的道德形上學及其政治蘊義研究 |
民國96年 | 鄭維亮 | 沈清松 | 輔仁大學 | 宗教學系 | 聖多瑪斯「獨立自存的存有本身」概念與《管子四篇》「氣」概念比較研究 |
民國103年 | 李彥儀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先秦儒家的宗教性之哲學省察 |
臺灣
多倫多大學
畢業學年 | 學生 | 指導教授 | 論文題目 |
---|---|---|---|
2004/7/23 | Zhonghu Yan | Vincent Shen | Self-cultivation, Society and Metaphysics-An Existential Reading of the Analects |
2005/3/31 | Derong Chen | Vincent Shen | Category and Meaning: A Critical Study of Feng Youlan’s Metaphysics |
2010/3/18 | Tan Mingran | Vincent Shen | Crisis and Hermeneutics: Wang Fuzhi’s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a time of Radical Change from Late Ming to Qing Dynasty |
2011/4/4 | Lan Fei | Vincent Shen | Desire” Viewed through Ethical Optics: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ai Zhen and Levinas. |
2011/4/8 | Christina Han | Vincent Shen | Territory of the Sages: Neo-Confucian Discourse of Wuyi Nine Bends |
2011/6/22 | Doil Kim | Vincent Shen Kowng-loi Shun | Xunzi’s Ethical Thought and Moral Psychology. |
2012/2/3 | David Chai | Vincent Shen | Nothingness, Being, and Dao: Ontology and Cosmology in the Zhuangzi. |
2012/3/12 | Janet Chan | Vincent Shen | A Christian Neo-Confucian Dialogue by Contrasting the Anthropological Views of Karl Barth and Shili Xio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heological Anthropology |
2012/9/1 | Kwang-Shun Choi | Dennis P. O’Hara Vincent Shen | The Sacred Journey of the Earth Community: Towards a Functional Ecological Spirituality via the Cosmologies of Thomas Berry and Zhou Dunyi. |
2015/2/25 | David Machek | Vincent Shen | Virtuosos of the Ordinary: Comparative Interpretations of Daoist and Stoic Thought. |
2017/11/17 | Lincoln Rathnam | Vincent Shen | The Politics of Skepticism: Montaigne and Zhuangzi on Freedom, Toleration, and the Limits of Government, co-supervised with Clifford Orwin. |
博士後研究
畢業學年 | 學生 | 指導教授 | 學位類別 | 學校 | 論文題目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05/09~ 2006/06 | Daixiang Chen | Vincent Shen | Postdoctoral Fellows | Xiangtan University, China | Confucianism within and Taoism without as Life Wisdo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|
2010/06/04~ 2010/12/03 | Danke Gu | Vincent Shen | Postdoctoral Fellows | C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, China |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in Ancient China: a Comparative Study |
2013/11/01~ 2014/10/31 | Wen Bifang | Vincent Shen | Postdoctoral Fellows | Wuhan University, China | Canadian Multiculturalism and Possible Contributions from Chinese Philosophy |
若有未詳盡之處,敬請與我們聯絡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