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
畢業學年 | 學生 | 指導教授 | 學校 | 系所 | 論文題目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民國74年 | 劉久清 | 沈清松 | 臺灣師範大學 | 三民主義研究所 | 從卡爾、波柏的「社會工程」論與「開放社會」觀論「大同社會」 |
民國74年 | 孫善豪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政治學研究所 | 對當代新儒家的實踐問題之探討:勞思光的政治哲學 |
民國75年 | 徐鍵 | 沈清松 | 政治作戰學院 | 政治研究所 | 馬庫色的革命理論與學生運動關係研究 |
民國75年 | 林瑞旭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政治研究所 | 黑格爾國家論之解析 |
民國76年 | 高凌雲 | 沈清松 | 東吳大學 | 社會學研究所 | 馬庫色「單向度人」理論社會學意涵之研究 |
民國76年 | 林偉信 | 沈清松 | 東吳大學 | 大陸問題研究所 | 中共批判「社會主義異化論」之研究(1978∼1983) |
民國76年 | 游淺祺 | 沈清松 張永儁 | 臺灣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海德格<<存有與時間>>中的空間觀 |
民國77年 | 黃瑞祥 | 沈清松 | 臺灣大學 | 政治研究所 | 權力與倫理–韋伯政治思想研究 |
民國77年 | 汪毓瑋 | 沈清松 | 中央警察大學 | 警政研究所 | 哈伯馬斯對古典歷史唯物論批判與重建之研究 |
民國79年 | 黃文宏 | 沈清松 | 中央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胡塞爾早期耩成概念之發展(1887~1911) |
民國79年 | 陳慧敏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社會學研究所 | 涂爾幹與韋伯宗教學說之比較及其在臺灣民間宗教之應用:以臺北行天宮為例 |
民國80年 | 余國良 | 沈清松 | 輔仁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海德格基礎存有學的認識意涵 |
民國81年 | 李碧雯 | 沈清松 | 中央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海德格現象學的方法學意涵探究 |
民國83年 | 黃允中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康德美學研究--論康德的孤立法及其審美判斷先天原理之發現 |
民國84年 | 王榮麟 | 沈清松 關永中 | 臺灣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反思的出路:呂格爾之「我在詮釋學」和「文本詮釋學」 |
民國84年 | 張紹乾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哲學系 | 阿多諾的音樂哲學研究 |
民國84年 | 張國賢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哲學系 | 詮釋與反思–現象學作為方法論在海德格與胡塞爾間之差異 |
民國84年 | 林雅雯 | 沈清松 | 輔仁大學 | 哲學系 | 拉岡之主體理論 |
民國86年 | 周明泉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理解與溝通:論嘎達美與哈柏瑪斯論辯案例中詮釋學之意蘊 |
民國86年 | 孫旭志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哲學研究所 | 文本與讀者 |
民國86年 | 陳錦子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教育學系 | 天主教大學教育理念與政策(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以後發展之研究) |
民國86年 | 黃雅芳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俄羅斯研究所 | 東正教在蘇聯解體前後政教關係之探討 |
民國87年 | 薛鈺蓉 | 沈清松 歐陽教 | 臺灣師範大學 | 教育研究所 | 女性意識的成長及其教育意涵─以西蒙‧德‧波娃為例 |
民國88年 | 王淑卿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哲學學系 | 文本與實踐–呂格爾與高達美之對比研究 |
民國88年 | 鄧元尉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哲學學系 | 遊戲與對話:高達美的遊戲概念及其在對話問題上的應用 |
民國88年 | 黃崇修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哲學學系 | 從身體觀論虛靜工夫的哲學義涵—以先秦氣化思想為核心 |
民國91年 | 洪嘉琳 | 沈清松 | 政治大學 | 中國文學系 | 唐玄宗《道德真經》注疏研究 |
民國94年 | 鄧元尉 | 沈清松 關永中 | 政治大學 | 宗教研究所 | 文本與他者:列維納斯他勒目詮釋的基本特徵 |
多倫多大學
畢業學年 | 學生 | 指導教授 | 論文題目 |
---|---|---|---|
2003/12/15 | Christina Han | Vincent Shen Co-supervised with Graham Sanders | Cremation and Body Burning Practice in China in Five Dynasties. |
2003/12/15 | Regina Chui | Vincent Shen | Buddhist Concept of Emptiness and Wangwei’s Poetry. |
2005/6/5 | Adrian Tseng | Vincent Shen | Zong-Mi’s Synthesis of Buddhist Thought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olving Ecological Problems. |
2006/4/30 | Itsuki Hayashi | Vincent Shen | On Fa Xiang Buddhist Theory of Appearance and Its Relation to Benzhi: A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 on Xuanzang’s Thoery of Objectivity. |
2006/4/15 | David Chai | Vincent Shen | Authorship, Editorship and Commentatorship of the Zhuangzi-With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Qiwulun Chapter. |
2009/8/15 | Pauline Fu | Vincent Shen | Image of China in Canadian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. Completed: August 15, 2009. |
2015/8/1 | Elton Yeo | Vincent Shen | Multiculturalism in Contemporary Confucianism. |
2017/8/20 | Marc Lagace | Vincent Shen | Corpses to Cremains, Chickens to JPEGs: Death, Popular Religion, and Cremation in Hong Kong. |
若有未詳盡之處,敬請與我們聯絡:[email protected]